
驚悚片或喜劇——聊聊電影《窒息》的配樂
- posted May 18, 2021
「把驚悚片的聲音關掉之後就會瞬間變成了喜劇」,這樣的評論犀利的揶揄當今公式化恐怖片的現況,當然除了情節和嚇人橋段相似度極高外,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正是配樂上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辨識度不高。也就是説恐怖片是一部非常依賴音樂的類型電影,或者更準確的説,恐怖電影可能是在眾多類型電影裡最容易讓普羅大眾注視到音樂與音效的重要性。 辨識度高的主題音樂就已經幫恐怖片注入了靈魂,讓觀眾對其中的驚悚畫面或者感受徘徊不去。
把驚悚片的聲音關掉之後就會瞬間變成了喜劇。
80年代的恐怖片在配樂上總是不乏簡易且洗腦的旋律,像是 John Carpenter 的《Halloween》 裡那緊湊的窒息感、Charles Bernstein 的 《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沉靜帶點淒厲的旋律、又或者教材級別的 《The Exorcist》 都是例子。反之,看回時下的恐怖片,都是少了鮮明的角色性的主題樂,反而音樂只著重於鋪陳驚嚇的部分,這也是讓我覺得如今恐怖/驚悚片乏味的主因。


不久前看了1977年 Dario Argento 導演執導的 《Suspiria》,驚喜是源自於他對於空間的詮釋以及義大利搖滾樂隊 Goblin 的配樂搭配。從視覺觀看上,那些色彩分明、構圖對稱的室內空間,彷彿就像是置身藝術館的錯覺,哪怕把聲音關了也似一部文藝片,至少難以與恐怖片畫上聯想。

但,Goblin 的配樂讓整部電影增添強烈的神秘色彩,那些重覆性的旋律搭配了大量人類的低鳴與嘶吼聲,彷彿是邪教對觀眾的洗腦儀式。讓原本日常的生活片段一切變得詭異、陷入邪教的鬼域伎倆的漩渦之中。他們把搖滾、管鐘搭配合成器加入了配樂之中,讓人感受到焦慮、恐慌不安的情緒。尤其與現今眾多恐怖片的罐頭配樂比起來,《Suspiria》 的原聲帶不只經典,甚至依舊前衛、大膽且深刻,即便沒有畫面的搭配,整張原聲帶的曲目編排與情緒起伏都能讓人產生強烈的畫面感和想像空間。《Suspiria》 雖然是B級電影,但電影裡的構圖與風格化的配樂,早已脫離血腥的單純範圍之內,在視聽覺或人物內的探討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造詣。

成年後的野比
電影愛好者。喜歡音樂、漫畫、動漫、文學、A片、特攝和模型,結果都是半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