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的器材,低清的題材」VS「貧乏的資源,富裕的都市」—— Fudo Podcast
- posted June 7, 2021
我已經很少在 FB 發長文,主要是因爲現在的人都不能有話好好説,追求「快」和「短」而且特別「軟」。個人到媒體一天到晚比誰更惡心,只要有點擊率。父母車禍現場都要含淚自拍,拿個 100K view 以盡最後之孝(如果自己有幸死剩)。這可是先進的潮流指標哦,我實在跟不上來。我現在把説話的欲望都留給孩子,説下故事,講下道理,用詞什麽的,都盡量標準一點,深怕家門不幸,在疫情期間染上廢言惡疾,這一生就比死更難受。
網紅和 YouTuber,那些以百萬計訂閱量和冥紙凱錢的數字概念差不多,零頭很多但就與真實的價值不符,沒想過在生的可以看到一個往生的世界。古有青樓女子為求博客一笑施展渾身解數,寬衣解帶,放在現今尤以為似曾相識,火海與網海竟然同義了,紅男綠女,爭相沉淪,不沉不快,不倫不類,也不輪到我說同不同意。

高清的器材,低清的題材。低清這名字改得謙卑,頗有自知之明,屎尿屁都是往低處留。行内人說,低清是馬來西亞中文網絡視頻最高的標準了,何況其他?清者自清,低者自低,在疫情期間必須保持距離,廢言皆惡疾,其實疫情幾十年前已在各大媒體開始了。伴隨著全球化的口號,終歸我們還是要挂著國際的狗牌比拼一下,誰家的狗屎比較香。啃著腐木銹鉄碎布破石殘花敗柳能拉出什麽漂亮的屎?嘴巴裡飄出的那股尸臭般氣息,中醫稱為脾虛胃熱、氣郁血瘀,簡稱消化不良,這是馬來西亞本土化的狗雜種本質,太特別了,特別丑。
一個沒有語言的物種,還可以單純靠武力啊嘶哮啊什麽的生存,那抛棄語言能力的人類,是連衣服褲子都不願穿了,大小二便隨心所欲的釋出,多 fucking real shit。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規範做了半個世紀,現在連大報都分詞連連的説要跟上潮流的尸殺列車,地獄果真在人間。網絡世界的好處就是有比較,比較了還好意思大喊這就是風格,這個政棍說愛民如子,與,大喊吾皇萬歲的民棍是一樣難看。

好死不死,有個膽大包天的『富都 PODCAST』,邀請了一衆好事之徒,竟然各有背景,又搞視頻,又搞文創,這是會讓沒文化的人受創,導致視覺頻尿的你知道嗎?一下子各樣聞所未聞的怪人,又沒有嘩衆取寵的内容,又不見毛茸茸的聳動標題,盡是深耕的專業領域,缺少哺乳動物的日常屎尿屁,説話咬字太清晰,沒有傻笑冷笑隨便笑,沒有語言多 P 群交雜交,都不是平時聼開的那些 XXFM,這也太不接地氣,太不驅邪了吧,我們的社會能怎麽接受具有獨當一面文創内容?拒絕多元,擁抱白癡是我們的風格呀,我們都愛喊吾皇萬歲的。
話鋒必須一轉,就您這文化水平,我擔心你是認真的。

當然,『富都 PODCAST』是可貴的,台長 BeeMan 找來的嘉賓都是坐在地建設,介紹的都是本土文化墾殖的辛勤耕人,嘉賓與台長堅持口操純正粵語,稍有粗口,是為日常,但字正腔圓,内容扎實。喂,20年前小學推行的少説方言運動那班死老廢柴,到底教育了什麽物種出來,那班大喊規範中文的教育者,請看一下那些在你脚下跪著幹口活的子弟們,衣衫不整學成歸來,富都 10 集嘉賓就足以證明信你一成,雙目失明。
我真心覺得『富都 PODCAST』辦得很好,讓人們可以認識本地更多從事各樣文化事業的人,聆聽他們的故事,他們之間各有領域,但有更多相同,雷同的挫敗,相似的歡樂,透過一小時的交談,仿佛見到相通的道路浮現。言語之間,讓屏幕前的人感到溫暖,不再寂寞與孤單,甚至覺得馬來西亞還可以再多待一下,這裡還有活物。這絕對是 2020 年,我個人覺得疫情下唯一感到慶幸的事情,歷史的輪轉告訴我藝術都種在災難的土地上,我不敢也不願和歐洲黑死病那段歷史來作比較,但是還是浪漫地期待還有屬於馬來西亞的文藝復興,豎立一座文化的富裕之都。

👽Follow Beeman
https://www.instagram.com/beemanhand/
https://www.facebook.com/beemanhiphop
Clubhouse – Beeman 蜂人
👽Follow Fudo Records
https://www.instagram.com/fudo_records/
https://www.facebook.com/FudoRecords
https://t.me/fudorecords (Telegram)
音頻 Audio Podcast :https://linktr.ee/Fudopodcast
Watch Fudo Podcast On Youtube : https://linktr.ee/FudoYoutube
同場加映:

達魔
曾經與音樂咫尺之間,卻與快樂猶如擦肩,深感音樂是一個吸取與釋放情感的載體。不惑之年,音樂亦邪亦正的特質,依舊萬丈光芒而我只敢站在遠處,窺其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