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殘響 #2︱聼,龍在吼!——「中國搖滾之夜」

那是1998年8月1號的一場演出,名為「中國搖滾之夜」。年代有些久遠,雖然腦袋有點不好使,但還是可以勉強把記憶碎片湊整起來,回顧一番。

對於這麼一場象徵性的演唱會,當年的媒體著墨的不多,也沒有任何影像記錄,所幸還能從保存下來的「黃火月訊」中擷取資料。這場演唱會對本地的中國搖滾樂迷來說,其意義不低於傳說中的「紅磡1994」。陣容裡同樣有唐朝(少了劉義軍和張炬),沒有魔岩三傑,但有崔健——中國搖滾第一人的駕臨,足矣。再者,規模上也不相伯仲,沙亞南室內體育館可容納13000人,也是破天荒的首場中文搖滾演唱會!

搖滾氣候的形成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所謂的契機。我們曾經短暫的享有,只是瞬間翻覆的世界還不足以帶來巨變,搖滾樂的活絡也不能只靠一次性的波動。

「黃火月訊」當年為「中國搖滾之夜」的宣傳報導。

「中國搖滾之夜」的熱烈反響是有前提的 ——挾著 “一無所有” 的橫空出世、“夢回唐朝” 的驚世駭俗、“魔岩三傑” 的異軍突起,還有 “紅星搖滾” 和 ”中國火“ 的推波助瀾之勢;這股 “神州搖滾” 力量早已孕育了一批鐵粉,與當時 “搖滾不死” 的 Beyond 式廣東搖滾並駕齊驅,差別在於前者承載着一個時代的重量,後者則在商業上收穫成功。精神愉悅與物質滿足乃魚與熊掌,眼看理想的遠岸,個個備受景仰的先驅們皆能兼收並蓄,而眼下只能沈溺當下,幻想未來。

崔健來馬拋下了一句話,「別期待中國搖滾,中國搖滾是中國的事,而你們這裡該自由發揮,發展自己的市場!」言下之意是別指望紅旗下的蛋能為你孵出什麼,他似乎看到了華人善於情感投射和依附在比自己更優越的文化上的習性,於是發出忠告。而他也索性在演出時選擇不去取悅觀眾。當晚的曲目大部分選自當時剛出版的「無能的力量」,崔健把看家本領全盤托出,與薩克斯風演奏家劉元和吉他老將艾迪合作無間,關係如同血肉相連。臨場演奏的發揮看似即興自由,複雜的樂句和情緒此起彼伏;卻是歷經無數次演練的結果,除了默契還是默契。有趣的是,新作品帶來的陌生感為演出中途製造了些許的 ‘反高潮’,少了唱和的部份,卻多了一份聽音樂的專注。

但接束前還是唱了 “一塊紅布”,「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蒙住了天」。協辦單位「黃火」在現場分派紅布,觀眾有的困住了雙眼,有的綁在手腕上,儀式感十足。現場近五千個朝聖者,在老崔聲嘶力竭的歌聲下獲得救贖。壓軸歌曲是預料中的 “一無所有”,「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尖銳的歌詞像把鋒利刀子般劃破夜空,直戳人心,搖滾熱血濺洒一地,那一幕我無法描述,如果你不在現場或來不及參與,我只能說你錯過了或生不逢時。

我記得還有那麼一幕,崔健悄悄的從後台走出來,坐在舞台旁空出的觀眾席,專注的看了暖場樂隊重陽的演出。在後來的談話記錄中,他提到了Sonic Youth,也叮囑重陽必須堅持在好的音響系統下演出,否則難以發揮。兩者間的互動和交流甚多,而後,重陽也確實藉由這面大旗的告誡,用 ‘自己幹’ 作為核心,扛起了 ‘地下音樂’ 的旗幟。

「太陽你在哪裡 太陽你在哪裡 太陽你在哪…裡」

觀眾的聲浪響彻整個場館,所有的快樂與痛楚將在今夜釋放。台前的幕布折射出四位身型高大的北方漢子的身影,觀眾體內荷爾蒙隨之波蕩帷幕落下,“夢回唐朝” 这首磅礴之作打頭陣。那段气势恢弘的前奏換由美裔華人吉他手Kaiser Kuo來彈奏,依舊帶有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觀眾已按捺不住,朝拜儀式陸續上演,前面數排肯定是金屬式甩頭,按照慣例的長髮黑衣者居多,後面的觀眾也不甘示弱,都站到椅子上聲連勢合。

「別期待中國搖滾,中國搖滾是中國的事,而你們這裡該自由發揮,發展自己的市場!」—— 崔健

 

攝於1998年8月1號的「中國搖滾之夜」。(圖:筆者)

那一夜,是屬於鐵桿滾客和真正的文藝青年。

搖滾樂隊們在披掛上陣時是否意識到那件夢想的外衣,只是一件文化舶來品?那是西方為打造搖滾英雄所量身定制的,套在我們東方人身上,怎麼看都是不合襯。搖滾神話能否被複製,又如何能被再創造和在地化?還是仿效日本人那樣把技術進行改良和優化,然後再回銷給原產地?要不一起琢磨吧,直到茅塞頓開。

中國第一代搖滾人所嚴重匱乏的正是技術,只能借助外來力量精進提升。但文化底蘊還是彌補了物資的貧乏,加上億萬民眾作為後盾,締造了中國搖滾面向世界的機遇。

可惜的是,魔岩之後中國搖滾之火終究還是無法在世界燃燒起來,如今更是內需暴增,導致搞文化輸出的不禁要問 「我們到底要走向中國,還是世界?」

當晚負責暖場的還有本地鼻祖級金屬樂隊 「異種」,現在透過葉世榮把廣東搖滾轉銷回中國。而當時他們在經過折騰和心智成熟的階段後,早已從「廣闊天地 求存是異種」過渡到 「緊握雙手不要分開」,卸下厚重的包袱與搖滾使命,從名譽巔峰走了下來,更顯踏實。

馬來西亞鼻祖級金屬樂隊 「異種」。

散場後步出場館,出口兩旁並列身穿印有黃火標誌T恤的志工在分派傳單,隨手接過來,殊不知後來竟成了踏上音樂不歸路的認證。


麥常青

查無此人。